公告
阳谷信息港(http://www.ygxxg.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阳谷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会通河阳谷段,全长约有19公里

发布时间:2018-04-28 14:41:34
核心提示:  阳谷信息港从相关媒体获悉京杭大运河的会通河阳谷段全长约有19公里,南起金堤闸至阿城下闸北1公里处,该段河道内有四个水工遗
  阳谷信息港从相关媒体获悉京杭大运河的会通河阳谷段全长约有19公里,南起金堤闸至阿城下闸北1公里处,该段河道内有四个水工遗址,分别是: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
  
  会通河的开通使运河船只南往淮河而驶向江南杭州,北通临清入卫河直达北京,京杭运河至此全部贯通,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黄金通道。聊城运河段是古代会通河的一部分,流经聊城市下辖的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全长97.5公里。元朝,特别是明清时期,会通河一直是南粮北运以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自古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之称,可见,临清和阳谷张秋在当时运河上的重要地位。
  
  会通河阳谷段位于阳谷县域的东部,南起张秋镇金堤闸,向北过阿城,经七级崔庄流入东昌府区,全长约29.75公里。开凿于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该河段上接济宁的济州河,下通临清的卫河。由于历史上该段运河由于水量不足,运河河道南高北低,落差较大,因此在张秋、阿城、七级三个码头分别建有荆门、阿城、七级上下闸,以节制水源,调节水位,保证漕船畅通和停泊。
  
  阳谷县河段通航功能的强盛时期始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当时河宽三丈三尺,河深一丈三尺。后为调节运河水位,明景泰四年(1453年),由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徐有贞主持开挖了广济渠(今金堤河张秋至濮阳段),引黄河与沁河水济运,在张秋建通源闸以节渲。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于河南兰考决口改道北流,于张秋南汇流穿运河,夺大清河道入海。黄河改道的冲击,造成运河堤岸损坏,河道淤塞,运河漕运开始衰败。后经长年泥沙淤积,黄河河道逐渐抬高,运河在张秋终被斩断,并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接清政府诏令停运。在其正常通航时期,船舶往来,商旅辐辏,给阳谷带来了绵延元、明、清三代六个多世纪的兴旺与繁荣。
  
  京杭大运河给阳谷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遗存,成片区密集分布,集中而全面地反映了运河流域古文化特定的社会形成。例如:张秋山西会馆和被称为华北五大佛教寺院之一的阿城海会寺、具有明显清代民居风格的张秋陈家大院、祭拜玉皇大帝的张秋城隍庙、纪念惩恶济善济公式传奇人物任风子而修建的任风子墓、反映明清商铺建筑风格和繁荣景象的阿城镇剪子巷,以及挂剑台、戊已山等。
  
  京杭大运河孕育了丰富灿烂的阳谷历史文化。阳谷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运河的开通使阳谷的农耕文化与运河所带来的商业文化有机融合,促进了阳谷文化的空前繁荣,孕育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阳谷运河文化。
  
  阳谷信息港整体获悉明万历年间,被誉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留下了《雀儿行》《阳谷助田主人宗祈雨》等着名诗词。春秋时期吴国延陵王季札挂剑徐君墓历史事件在当地广为流传,文学家李东阳、戏曲家、文学家屠隆等由此而撰写的诗词以五体十三碑的形式保存至今。反映梁山英雄好汉的世界名着《水浒》的故事就传播于运河兴盛时期,并对其成书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也于明清时期先后传入,不仅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运河文化。另外,还有反映民俗风情、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张秋木版年画、蓝印花布、运河民谣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运河兴盛时期阳谷运河文化的繁荣景象,代表了运河文化的地方特色。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会通河阳谷段,全长约有19公里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行业新闻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