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阳谷信息港(http://www.ygxxg.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阳谷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让阳谷人很骄傲!

发布时间:2018-03-29 16:23:41
核心提示:  阳谷信息港今日信息大运河的开凿及通航,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
  阳谷信息港今日信息大运河的开凿及通航,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沿岸文化带。元二十六年随着山东会通河的开通,使得京杭大运河流经阳谷县东部张秋、阿城、七级三镇,全长30余公里。张秋,阿城,七级也随着运河的来到而繁荣一时,成为京杭大运河上有名的运河三镇。然而,经过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现在的阳谷三镇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呢,本期去探访一下阳谷人对运河三镇了解有多少吧?
  
  阳谷运河三镇的繁华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通航,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会通河逐渐淤废,运河三镇也因为水运的不便而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经济也逐渐陷入了萧条和衰落。如今,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阳谷段运河的文化价值愈发突出。《再街再厉》栏目组在此也希望大家能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致力将运河旅游打造成阳谷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运河风情旅游片区,重现运河三镇昔日的繁荣景象。
  
  波光粼粼的大运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化遗产长廊,两岸古老的街巷建筑、名人史迹、风俗掌故、神话传说、历史生态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运河历史文化群落。
  
  2018年1月17至18日,八省市社科联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协调会在北京举行,由北京市社科联举办的这次会议,首次集合了运河沿线省份社科联、高校科研机构、民间社团等,共商“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计。
  
  作为大运河沿线重要城市,阳谷运河历史遗存丰富,特色鲜明,着名的运河三镇,在全省乃至全国运河城市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全长2700千米(含遗产河道1011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它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成为我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大运河由人工河道、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运河文化区域:燕赵通惠文化区、北运河文化区、南运河文化区、齐鲁运河文化、中运河文化区、里运河文化区、江南运河文化区。悠久的历史、漫长的航道构成了多元而又具有统一的运河美学风格。
  
  大运河文化带:流动的生态文化景观
  
  大运河的形成是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共同推动而形成的,而运河文化则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当时的建设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地理学从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内容对文化组合进行研究。自1920——1970年代,文化地理学形成了5大研究主题:文化生态学、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区和文化景观。文化生态学讨论文化区是否由自然区决定;文化源地主题涉及文化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文化扩散主题涉及文化自源地通过何种形式扩散到其他地方;文化区主题涉及文化扩散后形成的各种类型区域的组织形式;文化景观是研究上述主题的切入点或观察对象。在传统的文化地理学中,如果将文化景观视为一系列符号,那么大运河文化带则是一张“有意义的流动地图”。
  
  阳谷运河三镇运河文化
  
  大运河的开凿及通航,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带动、刺激了沿河各地经济的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沿运河文化带。元二十六年山东会通河开通,流经阳谷县东部张秋、阿城、七级三镇,全长30余公里。张秋、阿城、七级随运河的开通而兴旺和繁荣,成为京杭大运河上有名的三镇。
  
  张秋镇
  
  位于会通河与大清河交汇处,历史上曾称张秋口、景德镇、安平镇。张秋之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周显德初,河决杨柳,遣宰相李谷治堤,自阳谷抵张秋口以遏之”。金代曾一度称景德镇,后改复故名。明弘治年间,刘大夏到张秋治河,工程告竣,赐张秋名为安平镇,后复改称张秋,沿称至今。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谓与青州之颜神镇、青莱间之景芝镇,并称山东三镇。张秋居济宁与临清之间,有大清河通运,为南北及东西交通之枢纽。同时,处阳谷、寿张、东阿交界之处,从元代开始即由三县分辖。
  
  元初会通河开通后,尤其是明清两代,张秋镇得水运之便,工商各业得到较快发展,经历了绵延数百年的昌盛和繁荣,久负盛名。当时论及运河沿岸风光,咸称“上有苏杭,下有临(清)张(秋)”。明万历三年(1575年),于慎行作《安平镇新城记》云:“安平在东阿界中,枕阳谷、寿张之境,三邑之民夹河而室者以数千计,四方工商骈至而滞鬻其中……其廛以数百计……齐之鱼盐、鲁之枣栗、吴越之织文纂组,闽广之果布珠琲、奇珍异巧之物,秦之罽毳、晋之皮革、皆荟萃其间。”各地商人通过张秋的运河和大清河商路之便,纷纷将各自的商品运抵这一名镇。“(张秋)北二百里而为清源(临清),而得其商贾之十二;南二百里而为任城(济宁),而得其贾之十五;东且三百里为泺口,而盐英之贾于东兖者十而出其六七”(于慎行《安平镇志序》)。济宁、临清的商人大量来到张秋,到泺口运盐的商人也都通过大清河从张秋转入运河,南方、东南及西部的商品都汇集到这里,张秋的经济繁荣了起来,城市人口大增,万历七年(1579年)都御史赵贤乃扩建镇城,“跨运河之上,周八里……四门有楼,南北渡口设敌台四座,规划宏壮,为漕河重镇”(康熙《山东通志》卷4《城池》)。张秋虽是一个镇,但其城市规模比起一般县城甚至比泰安府城还要大,商业发达程度,较济宁、临清差而超过一般县级城市。于慎行说:张秋“都三邑之中,绾毂南北,百货所居,埒似济宁而小”,《东阿县志》亦称:张秋“五方商贾辐辏并列肆河上,大较比临清而小”。当其全盛之时,镇城有九门九关厢、七十二条街、八十二胡同,其中主要街道多以交易品名称命名,如米市街、糖市街、柴市街、果市街、竹竿巷等。江南所产竹木、柑桔、稻米、桐油、丝绸、茶叶等,多在此卸船,由陆路运销山西、陕西及本省各地。本地所产之乌枣、阿胶等土特产及手工业制品,以及产自山东沿海的海盐等,亦由此装船,运销南方各省,是鲁西主要运河码头以及货物集散地之一。明代湖广参政陈守愚撰《安平城记》,称安平镇“云帆樯林,商贾云集,贸易纷错……此弘治间安平之太平气象也”。清康熙年间,林芃、马之骦作《张秋志》,述及当时盛况,有“镇当南北孔道,水路要津,船舻云集,轮蹄纷沓,五方商贾辐辏”等语。民国年间《增修阳谷县志》称张秋镇“旧为贡道之通渠,实扼南北之咽喉……在昔繁盛之时,航桅林拥,商贾云集,非三县(指东阿、阳谷、寿张)城市所能及也”。又说张秋各街市“皆有百货云屯,如花团锦簇。市肆皆楼房栉比,无不金碧辉煌。肩摩毂击,丰盈富利,有小苏州之称”。当时仅在镇上经商的山西商人即有上百家,建有规模较大的山西会馆。至清末民初,因受运河停运及战乱、匪祸之影响,张秋镇渐失昔日之繁荣,但仍有商号70余家(其中晋商20余家),其中较为着名的有经营糖、茶、果的“聚”字号(如成聚、福聚、工聚、新聚等)、经营粮食的“德”字号(如石盛德、崇信德、恒德等),经营药品药材兼坐堂行医的“堂”字号(如保圆堂、义圆堂、玉升堂、德华堂等),以及经营南北杂货及典当业的王太恒、泰盛隆、常兴全、常兴和等。
  
  阿城镇
  
  为运河沿岸又一古老城镇。春秋战国至汉代的东阿故城,座落在今阿城镇西北三公里处。东阿县治东徙后,其地属于阳谷。阳阿道横贯于南,会通河纵通于西,“市肆殷繁,人烟稠密”。自洛口沿大清河而来的运盐船只多从这里进入运河。清代为阳谷县丞佐治之所,实为谷邑之东藩、阿聊之咽喉。当年繁荣之盛况,“粮艘辐辏,帆樯林拥,百货灿陈,万首攒动”。全镇街衢,大小三十有一,东西大街长近三里。其市场有牛马市、猪市、柴草市、鱼市、布市、蒲包市、席市。粮市商栈有五,杂货零售,设床布摊,棋布星罗,鳞次栉比,其京广杂货,色色俱备,大街两旁为尤多。
  
  因阿城镇地处运河水路要冲,南北来往船只甚多,商业颇为繁荣。旧碑记中称“阿镇为水陆通衢,富商大贾辐辏云集”,西起山西、东至周村的商人纷纷来此经商。尤其盐、当二家(行业)号称首富。旧时,盐商地位属于官商,盐的买卖、转运由盐运使署租办。清代于沿海和各重要产盐省份,设盐运使,全称为都转运使司盐运使,简称运司(或运使、都转)。据说,阿城旧有13家盐园子,有管理运盐的组织并设有盐巡,有专用运盐的石道,现在街上朝下挖两尺多都是石头,即是运盐的盐道。从东海边运来盐,然后再从阿城朝南方转运。海会寺和运司会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居住阿城的山西盐商捐款修建起来的。关于海会寺的创建,它直接就是运河的产物。据《创建海会寺碑》记载,清康熙年间,东阿海会庵比丘隆性,从金陵募造樟木大佛3尊,运到阿城后,几十个人都抬不动,于是满街上人说佛祖看中此地风水,要降福保佑此地了。这里原来有个众商奉祀财神的3间小庙,便把财神改祀南关,将庙改为寺来供奉佛像,并仍按隆性原意取名海会寺。后又扩建中殿,营缮两庑,修建新大殿,关帝殿配殿西廊及方丈僧舍等,海会寺规模大备,一时称为“济东胜地”。在大殿脊梁上,仍可见有“时大清康熙岁次己丑孟夏阖镇盐行创建”字样。运司会馆即在海会寺西侧,两进院落,独成一体。当地俗称山西会馆,又称南会馆。因为山西人特别崇祀关云长,所以山西会馆后院大殿专门供奉关公,称关帝殿。会馆前院实际是一个旧式戏院,正对大厅修在大门上的南屋即是戏楼,东西两厢为上下两层的看楼(看台)。因为在海会寺山门外百余步大空场上也有一个戏台,所以会馆戏楼称里戏楼,寺门外戏台称外戏楼。每年春秋两季于麦前、秋后有两次古庙会,据县志记载,“每会百货云集,买卖兴盛,演戏八天,十余日贸易不绝”。一向负有鲁西盛会之誉。四外八乡都来赶会,各地说唱艺人、杂技、马戏亦复云集,济南、周村、邯郸、邢台、天津、营口等地的商人也赶来贸易。买卖大宗是布匹、京广杂货、木料、大牲畜,庙外是木头、皮货,庙里是金货。自晨至暮人山人海,挨肩擦背,几无空隙,叫卖声、谈笑声,几乎淹没了锣鼓声。
  
  七级镇
  
  在阿城北约十余公里,古称毛镇,后因古渡建有石阶七级,遂改今名。大运河穿镇而过,镇市始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吊桥名为古渡,为两岸之关键。全镇有六门、四关、十四街,街分六纵六横。在河东岸的南北街为东顺河街,中部纯为商肆,两端是商农杂处,北有运河闸署;在河西岸的南北街为西顺河街,商肆较少,农舍居多,北有莘县仓廒;东岸义和街(也称前街)有冯安人寿坊,东阿仓廒建在这里;西岸最南的东西街是太和街,县别署及仓廒在这里。后来运河西渐,东顺河街南的商民为水运便利,移商肆到西面街,遂东西相错。东关为本镇与东阿运输大道,西南关达安乐镇,南北二关,大路贯彻,便利阿城、聊城之交通,当东西之水道,跨南北之通渠,是百货流通之所,四方交会之区。自元以来,江南诸省由此入贡,阿、莘、谷县也于此转漕。水次仓在张秋镇有九,在七级镇有五,为东阿、阳谷、平阴、肥城、莘县。
  
  七级古渡为阳谷八景之一。明朝弘治、正德、嘉靖年间阳谷的几位乡贤名流就写有五首咏“七级古渡”诗作,从诗中可看出当时运河和七级的繁荣景象,如“冠盖风云集,楼船日夜通”、“为言万里客,此处是通津”、“云帆万里拱神州”等句。七级不但是转运漕粮的地方,也是客人往来停留的地方。明代万历年间汤显祖由江西赴北京赶考以及会试中进士后赴任南京礼部时均曾在七级停留,后一次他带着新夫人在七级田宗家住了两天,帮着求雨,并写了四五首长诗。清代着名学者、大书法家包世臣在《闸河日记》中记他道光九年六月六日由馆陶登舟沿卫溯汶入闸河(指山东段运河)南返,途经阳谷运河三镇的所见所闻。他写道,初十日由东昌出发,经利和务(李海务)闸、周家店闸,又“十二里抵七级闸。闸入阳谷境,夹岸俱有市,阳谷、莘县、东阿三县兑漕之水次也。十一日癸酉风略定,连日皆逆风溯流,昨日尤旺,纤挽之劳,几如上峡。十八里至阿城下闸”。描述了当时七级古渡的繁荣景象。民间俗语又称“金七级,银阿城,铁打的周店”(因七级是粮码头,阿城是盐码头,故有此说)。这些都说明了当年七级古镇的地位和风貌。
  
  阳谷信息港本网讯阳谷运河三镇的兴盛繁荣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通航,同样,随着会通河的逐渐淤废,运河三镇也失去水运之便,经济陷入萧条衰落。阳谷运河三镇的兴衰与运河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让阳谷人很骄傲!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行业新闻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