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阳谷信息港(http://www.ygxxg.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阳谷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阳谷历史足迹:阳谷八景

发布时间:2017-04-21 13:05:56
核心提示:  古阳谷八景    【盟台遗响】    盟台,即春秋时齐桓公会盟台。会盟台传说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天下诸侯议政富国的地
   古阳谷八景
  
  【盟台遗响】
  
  盟台,即春秋时齐桓公会盟台。会盟台传说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天下诸侯议政富国的地点。阳谷历史足迹:阳谷八景,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详情吧。指挥洼传说是齐桓公会盟于阳谷时,取土建会盟台形成洼地,会盟时七十二路指挥在此相聚,故称指挥洼。指挥洼是阳谷城中唯一的水面,面积达80亩。
  
  春秋鲁僖公三年,齐桓公作为霸主约宋、江、黄三国诸侯会盟于阳谷。《左传》谓此次会盟的原因是“谋伐楚也”。会上,齐桓公还谈了“无障谷(不要切断上游水源),无贮粟(不可储存粮食而不救灾),无易树子(不可更换嫡长继承人),无以妾为妻”等内容,史称“大会”
  
  【紫荆余韵】
  
  紫荆即紫荆祠(紫荆堂),阳谷县城老南门内原有“紫荆祠”,今阳谷县有紫荆街。阳谷县城紫荆堂源于原朝城县,后阳谷县城内有紫荆堂,为明万历年间知县李荫建;据传,隋朝田真、田广、田庆兄弟三人,兄弟重义。长兄田真居朝为官,大弟田庆为兰田知县,三弟田广任北京城镇定府镇县知县,兄弟虽各处为官,但祖业存在,合住一堂。家庭和睦,祖爱孙敬,享受不尽的天伦之乐,田府庭前有一株紫荆树,树大一围,郁茂异常。每年春暖花开时节紫荆花开,花红似火,鲜艳夺目,独领风骚。更为家庭增添无限欢快喜悦。祖公见儿孙满堂,人丁兴旺故立言:今后一家要象庭外紫荆花一样,兴旺昌盛,红红火火,树不死,不准分家。但田广之妻不贤德,想单独吃独食,欲分财各立炊自立,故每日使女仆将热洗脸水泼于树下,久而久之紫荆树枯萎了,阖家老小见状大吃一惊,究其根源,原是郭氏所为,为严家教祖公命将郭氏休走。后紫荆树不受热水烫根慢慢又枝叶茂盛,复活如初。经过此事,紫荆花不死成了家和的象征,世人则喻其为兄弟花。
  
  【月堤环向】
  
  月堤又名鲁堤,在阳谷城西北15里,与城南鲧(gǔn)堤相对。以其在城西北,如新月之钩,环绕过境,故名。鲁堤自莘县经阳谷入聊城,为汉成帝时王廷世运土塞黄河决口所增筑。
  
  【阿井胶泉】
  
  指阳谷阿城阿胶厂内的古阿井
  
  关于神农氏发掘古阿井的传说:神农氏,又称烈山氏、厉山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话说一日,他在深山采药,忽然望见一处清澈见底的清泉涌动,他掬而饮之,顿觉甜润可口,神清力增,他忙招人来这里掘井,因为周围长着阿魏草,相沿呼为阿井。阿井在今阳谷县城东阿城镇西北约3公里处,这个传说因历时久远无从考证。
  
  阳谷古阿井,又称阿胶井,在今阿城镇西北2公里处。南距东阿古城东南郊遗址1公里余,北距古城北门遗址半公里多。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东阿县故城’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供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井深数丈,以青砖砌就,井口以长方形青石板覆盖。
  
  井北有六角六柱石亭,为清光绪五年 (1879) 重建,造型古朴, 雕琢精细。亭内有龟驮碑,高约5尺,宽2尺余,碑上篆刻“古阿井”三个大字,“井”字内还有—点。正面石柱楹联为“圣代即今多雨露,仙乡留此好源泉”,横额“济世寿人”。亭旁旧有接官厅和龙神祠。据孙星衍《岱南阁集?重修阿井碑记》谓:“阿井辟自上古……海内古迹,莫先于此……或神农于此尝味寻源。”
  
  传说阿井系济水潜流所注,旧泉有九孔,阳谷信息港 www.ygxxg.cn讯息汇总泉窟中住着一条蛟龙。唐朝大将尉迟恭(即尉迟敬德)曾以钦差大臣至此,重修阿井。历代多有写阿井的题咏,唐元稹在一首五古《赛神》中写道:“阿胶在末派,罔象游上源。灵药所巡尽,黑波朝夕喷。神龙厌流浊,先伐鼍与鼋,鼋鼍在龙穴,妖气常郁温。”这是见到的最早写阿胶井的诗。其他人的诗篇中也有“蛟龙窟”、“龙诞”“龙湫”一类记述关于龙的传说的诗句。
  
  现代文人谢肇淛曾在东昌府(治今聊城)和张秋工部分司两任地方官,他作有一首七古《阿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阿井和阿胶的熬制,对官司的催取盘剥流露出不满,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古阿井水色绿而重,清冽甘美,富含钙、镁、钾、钠等 10 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用以煮胶,易除杂质,且能增强疗效。历代此地生产的阿胶被视为上品,享有“真胶”、“贡胶”之誉,191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头等奖。
  
  【谷山春哓】
  
  阳谷缓岗占全县面积的48.7%,俗有“阳谷三山不见山”之称。
  
  【古塔夕照】
  
  阳谷古有塔,在夕阳辉映下云绕雾笼,风景如画。
  
  【沙河雁渚】
  
  过去阳谷城南沙河,每到秋季,大雁过此,群群停留,甚为有趣。
  
  以上景现已不存。
  
  【关圣铁马】
  
  阳谷城中有关圣祠,祠内关云长身边有铁马两匹,传说是宋高宗赵构发诏书命铸造铁马,以谢救济驾之恩。
  
  康王遗迹康王,即宋高宗赵构。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初封康王,据《阳谷县志》记载:定水镇之北原有康王城为南宋高宗初封处。又传阳谷城东北角有康王故宅。
  
  相传当年康王南渡时,为金兵所追,河无渡船,难以涉过,紧迫间,有马奔驰而来,康王骑之,过河脱险,马忽然委地而坠,此马乃关圣祠中之泥马也。康王登位后,下诏书命铸造铁马两匹,以谢神灵。从此以后,此关圣祠俗称“铁马关圣祠”。 此典故与泥马渡康王相合。
  
  三打祝家庄所在地──[font=宋体]祝口村[/font]
  
  阳谷县李台镇在阳谷县城西南十二公里,鲁豫两省交界处,镇政府驻地南的祝口是《水浒》所传祝家庄旧址,至今村中有盘陀路、凤凰台和时迁盗鸡塔等古迹遗址。相传北宋时这里是繁华之地,右傍大溪,左临官道,为济州到大名府必经之地。庄前林木葱郁,庄后石塔耸立,庄内盘陀路布局奇特,是一军事阵地天然地势。《水浒》从第四十六回至五十回写祝家庄富户因与梁山作对,所以招致宋江领兵来打。梁山英雄在人们心目中自然受崇敬,因此当地人忌说三打祝家庄,后改称祝家庄为“竹口”或“祝口”。
  
  《金史·地理志》载:“寿张,镇一:竹口。”金大定年间寿张县城曾一度迁到这里。《水浒》中写“这里方圆三十里,却唤作祝家庄”。现在的祝口包括大寺、临河、李街、明堤、甄台、西台、凤凰台七个自然村。《水浒》中描写的那座“另巍巍冈子”独龙冈已不可见,倒是高高的金堤横穿其间。清初寿张县令曹玉珂《过梁山记》载:“祝家庄者,邑西之竹口也。关口者,李庄也。”这关口现在叫关门口。
  
  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
  
  [/font]
  
  [font=宋体]  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位于阳谷县城南的寿张镇沙河崖村。1947年6月30日晚,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人民解放军四个纵队13万人,在东起位山、西至临濮集的150公里长地段强渡黄河时,当时,总指挥部就设在沙河崖村孔月仙家中。
  
  1996年秋,在此修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指挥部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题写了馆名。馆内收藏包括当年邓小平赠给房东的军用木箱、刘伯承和邓小平曾用过的桌椅和茶具及当时参加渡河作战的领导人的题字、回忆文章等上百件革命历史文物。此处被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寿张镇东街王彦章故里
  
  王彦章(863~923)五代后梁名将。字子明。今阳谷人。少年从军,随梁太祖朱温转战各地。臂力过人,以骁勇着称,善使一铁枪作战,军中号称“王铁枪”。  后来,由于晋王军攻兖州,梁末帝又召王彦章入京,令他仅带五百新募骑兵迎战晋军。众寡悬殊之下,他数战不利,退至中都(今汶上县境内),为晋王军所败,身受重伤被俘。李存勖爱其忠勇而再三劝降,彦章严辞拒绝,遂被杀害。年61岁。至今阳谷县寿张镇东街尚存“王公故里碑”。
  
  坡里天主教堂
  
  坡里天主教堂,位于阳谷县城北17公里,定水镇坡里庄,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堂始建于1882年,二层楼房围建四周,楼顶平台再建围墙,可通四周,宛如围墙。内有可容千人的大圣堂、礼拜堂、神鼓楼、修道院等主体建筑,另外还有老人院、男女孤儿院、修女院等建筑,规模很大。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8年1月14日,在此爆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省最早的一次农民革命暴动,起义失败,但作为“燎原烈火”的火种,从此埋藏在人民心中,为后来鲁西北地区的革命事业起到了播种的作用。聊城市和阳谷县人民政府在此树立了碑刻,以志纪念。
  
  据《聊城地区志》记载:清光绪七年(1881)德籍神甫安治泰和奥籍神甫福若瑟到阳谷县坡里庄传教,次年购地建堂。到光绪十五年(1889)教堂建成,教务得到迅速发展,遂成立坡里本堂区,辖阳谷镇、范县、观城、朝城、梁山等地堂口。1933年,经罗马教廷批准成立阳谷宗座监牧区,主教府设在坡里教堂。1939年,阳谷监牧区升为宗座代牧区。1945年,阳谷代牧区升为主教区。1947年,因战争等原因教会活动基本终止。古老的坡里教堂中西结合,堪称建筑精品。至2001年底,教堂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阳谷历史足迹:阳谷八景版权与免责声明